man standing inside white painted room

老年人也有抑鬱症?精神科適切的治療

老年抑鬱症在香港這個高壽命的社會中日益受到關注。根據統計,約 7% 的長者受到這種情緒障礙的困擾。老年抑鬱症的嚴重性在於其與自殺率的密切關聯,長者自殺率高於其他年齡層。這一現象突顯了對老年抑鬱症的早期識別和有效治療的重要性。

老年抑鬱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。對於許多長者來說,抑鬱可能源於生活中的重大變化,如退休、疾病、親友的失去,或者是既往抑鬱症的復發。除了這些直接因素,老年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下降,身體狀況變差(如腦血管問題或慢性病),也可能導致抑鬱。

抑鬱症在老年人中的診斷具有挑戰性。長者往往對自己的情緒變化缺乏覺察,更多關注於身體症狀。此外,由於認知障礙,部分長者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。醫生通常需要依靠家屬的描述和臨床診斷,並可能進行心理分析和其他醫學檢查,如磁力共振(MRI)或抽血等方法診斷。

woman sitting behind table inside room

治療老年抑鬱症有兩種主要方法: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。抗抑鬱藥物通過調節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來改善情緒。另一方面,心理治療,如認知行為治療,可以幫助患者審視並改變負面思維模式,積極面對生活挑戰。至於被害妄想症治療方法,則可尋求精神科醫生協助,讓他們開導長者,減少負面的想法。

除抑鬱症外,香港長者還面臨其他精神健康問題,尤其在疫情期間更為突出。思覺失調、妄想、幻覺、睡眠問題等症狀常見於腦部退化的長者中。疫情對長者精神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,焦慮症和強迫症在長者中有所增加,往往因對疫情的恐懼而導致情緒問題加劇。

家人對長者精神健康的關懷和照顧十分重要。他們的理解、支持和鼓勵對於幫助長者克服心理障礙。同時,應及時尋求老人精神科的幫助,讓醫生診斷患者的狀態,並透過藥物和心理治療來改善症狀。尤其是在疫情逐漸平息的當下,幫助長者克服對於外部世界的恐懼,重新融入社會和家庭生活,對於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。

More Stories
person with lighted cigarette in mouth
視野新界:眼科醫療服務的創新行銷手法